怎么判斷實驗室識別出的風險需不需要消除?
發布時間:2023-03-02瀏覽次數:768
實驗室識別出的風險是否一定要消除?
A:是,風險可能會影響實驗室的戰略、日常經營或項目運營等各個方面,從而進一步影響實驗室的價值、信用和承諾等,所以實驗室一定要采取措施消除風險。
B:否,是否需要消除風險,應根據風險評估結果來確定,而不應該一概而論。
正確觀點:B
實驗室應對風險的措施應與其對實驗室結果有效性的潛在影響相適應。
具體原因如下:
1、CNAS-CL01:2018 第8.5.3 條 注1已給出說明:
對應風險的方式包括識別和規避威脅,為尋求機遇承擔風險,消除風險源,改變風險的可能性或后果,分擔風險,或通過信息充分的決策而保留風險。
2、實驗室選擇適當的風險應對措施時需考慮很多方面,比如:
風險評估的結果(風險等級);
法律、法規、社會責任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要求;
風險應對措施的實施成本與收益/效果/影響(有些風險可能需要實驗室考慮采用經濟上看起來不合理的風險應對決策,例如可能帶來嚴重的負面后果但發生可能性低的風險事件);
選擇幾種應對措施,將其單獨或組合使用;
利益相關者的訴求和價值觀、對風險的認知和承受度以及對某一些風險應對措施的偏好等。
3、引申:
實驗室在進行風險評估時必須首先確定風險準則,風險準則應能夠體現實驗室的風險承受度,反應實驗室的價值觀、目標和資源,只有在合理的風險準則下,才能對風險的重要程度作出準確評價,從而采取適當的風險應對措施。